要理解敏捷开发,最好的切入点是知道:什么不是敏捷开发?
早些年,我参与过一个不小的项目,客户是一著名电视台。系统是用来支持当时大火的选秀节目,具体模块有场外观众短信支持,候选人得票情况的可视化显示,现场嘉宾的打分等子模块。总之,是一个功能蛮多,交互蛮复杂的系统。
因为在当年,选秀是一个新形态,所以作为开发人员,当然也不知道客户(电视台)想要的是什么东西。但最糟糕的是,连电视台自己也不知道想要的东西具体长啥样?而且因为是搞艺术的,想象力自然丰富,因此提的需求大概就是:
“要酷,要震撼,要能调动观众的积极性…”等等。总之就是需求很模糊,说不清楚。
但当时还不流行所谓的“敏捷开发”,常规的开发流程如下:
- 需求分析
- 设计
- 编码
- 测试
- 交付
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瀑布模型”。
可以现象,在该流程下,居于核心的就是需求分析。一旦需求分析出现大的偏差,之后的设计、编码、测试,即使做的再好,也是徒劳。因为你最后交付的根本不是用户想要的。
但是软件是这种东西,因为看不见摸不着。因而在具体的东西出来之前,大概率,用户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就好像电视台的工作人员,只知道 “酷、炸、炫”是他的需求,但如果再往具体处问,就不知道该说啥了。
但没办法,公司要挣钱,项目就一定要推下去,因此需求调研人员只能硬着头皮上。
虽然和电视台人员没少聊,但总体来说,也是言辞不详。最后的结果是,参考电视台的说辞,加上自己的猜测,再参考国外同类节目,晕晕沉沉弄了一个《需求分析》出来。
然后把《需求分析》传给了电视台,也不知道对方到底认真看了没有,反正最后的回复是:“没错,就是它,尽快出东西!”。
于是接下来,大家加班加点2个月,第一版终于出来了。欢天喜地给电视台看,本来大家的期望是掌声和赞美。但没想到,对方看了之后非常失望,说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东西。我们和对方争辩说,《需求分析》你也认可了,怎么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东西呢?
结果对方也很委屈,答道:“《需求分析》我是看了,但这肯定不是想要的东西,你看这点…,这点…。”
原来,就这个《需求分析》来说,没想到同样的文字,不同人真会有不同的理解,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理解。
但这就是软件开发,因为看不见摸不着,高度定制,没有工业化标准。因此对用户来说,直到第一次看到实物(可运行的软件),才会逐渐在脑子中清晰他想要的是什么的东西。这就是软件开发的本质所在,没有任何人真的有错。但当时并不明白这个道理。
虽然很生气,奈何项目不小,对方又居于绝对强势。不爽归不爽,但回过头来,只有继续加班加点,吭哧吭哧的重新设计,重新编码。
因此,一个最初预期30个人月的项目,最终竟投入了100个人月还不止。
好在无论如何,最后,客户还是认可了我们的产品。但其中付出的辛苦,只有在身在其中,才会有真正明白。当然,人吃一个亏,总归会有些进步的。
因此,为避免再出现《需求分析》争议的情况,在之后项目中,在需求分析阶段,如果有可能,我们就会尽量的在《需求分析》中增加图示。如果项目不大,甚至会先做出一个原型出来。
当然,这些做法效果肯定是有的。但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之后的项目还是会有返工的情况出现,区别只是严重程度的大小而已。
而我后来明白,这种情况(返工),只要是在“瀑布模型”下,就无法根本避免,因为来自于以下事实:
- 只要有沟通,就会有信息的变形,因此《需求分析》是不可靠的。
- 即使《需求分析》是可靠的,随着项目的进展,竞争对手的出现,需求也可能过时。
- 瀑布模型,这种自上而下的开发方式,无法响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。
而要解决这个问题,就必须引入更轻便的开发方式,这就是“敏捷开发”。
但是普通人可能没想到,敏捷开发并没有定义具体的开发过程,而是起源于一个简单的理念(确实够敏捷的),这就是《敏捷宣言》:
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探寻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,身体力行的同时也帮助他人。由此我们建立了如下价值观:>
个体和互动 高于 流程和工具;工作的软件 高于 详尽的文档;客户合作 高于 合同谈判;响应变化 高于 遵循计划;>
也就是说,尽管右项有价值,我们更重视左项的价值。
而之后的各种方法论,其实都是为了践行这个原则。
敏捷冲刺
因为世界是易变的,因此敏捷开发就不提倡像“瀑布模型”那样,一开始就制定整个产品的详细开发计划。而是提倡“小步快跑”的方式来实行整个产品功能。通过一个小计划接着一个小计划,通过反复迭代,最终实现产品的自我“进化”,自我完善。
在敏捷开发中,我们把每个小开发计划,称为一个“冲刺”。而实践中,常见的冲刺时间是2周,最多不超过1个月。
每个“冲刺”前,会有冲刺启动会,之后有总结会,一个冲刺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冲刺的开始。同时,要在下一次冲刺开始之前对上一次冲刺进行总结。然后根据总结情况,制定下一次冲刺的具体内容。
能够看出,这种短节奏、快调整的开发过程,相对于“瀑布模型”,最大的好处是灵活多变,反应敏捷。任何时候,只要市场有变化,就马上调整下一步的开发计划。甚至是彻底放弃,及时止损。
精简文档
从事过开发的朋友都知道,文档是不可靠的。因为只要有文字,就会有曲解。更糟糕的是,面对快速的开发节奏,文档往往不能及时跟进。而错误的文档还不如没有。
因此,在敏捷开发中,始终强调“可运行的软件胜过一切文档”,也提倡在客户、产品、开发之间,通过软件本身来沟通。
因为是迭代式(冲刺)开发,因此每前进一步,都会有可运行的软件呈现。而软件是不会说谎的,因此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沟通误差的问题。
每日站会
因为敏捷开发强调沟通,因此团队就必须提供时间和场景供大家沟通,每日站会因此而生。
在站会上,任何人(产品经理,测试、工程师)都可以分享昨天他干了什么?有什么困难?有什么需要帮助的?以及…
总之,就是通过及时的交流,把任何问题解决于无形之中。
敏捷教练
敏捷开发极度强调过程,强调沟通,强调团队合作。因此就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,作为敏捷过程的组织者、督促者、协调者。这个人就是“敏捷教练”。
很重要的一点:敏捷教练不是官。而是接头人,是组织者。需要的不是权威,是责任心。
结对编程
敏捷开发极度强调沟通的价值,也相信在软件开发中,1+1 会大于2,尤其是在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。因此,在敏捷开发中,如果队员出现某些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,他可以申请结对编程。
具体的做法是一个编程,一个人在坐在旁边“指导”,然后过一段时间再交换。
这样,就会极大的避免面临复杂问题是,一个人思路彻底受阻,从陷入思维“死胡同”的情况出现。
.最后
当然,敏捷开发也绝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银弹,它也有自己的适用场景,具体来说,敏捷开发特别适合互联网等市场竞争激烈,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。
但对另一些场景来说,强推敏捷流程则就会显得不切实际。
例如在航天航空领域,中途修改开发计划,要么是根本不可能,要么是要付出毁灭级的成本。因此,对这些项目来说,“瀑布模型”(或者变种)依然是首选。其中的关键是在动手之前,对《需求分析》反复论证,直到万无一失。
但总的来说,软件首先是“软”的,要解决根本问题,还是要靠其中的人(产品、测试、开发)。因为软件是“软”的,则务必要求软件的从业人员也是“软的”,从这个角度出发,软实力是每个软件从业人员走向优秀的必备之道。
最后总结一下:
敏捷开发:我们也不知道到底要开发啥,走一步看一步吧
用户故事:老板说明天要上这个功能,怎么实现我不管
快速迭代:上次做的功能点击率太低,把广告改成全屏
用户痛点:昨天用户投诉了,把广告调整下
拥抱变化:老板天天都有新想法,大家要适应(不要怪我)
持续交付:每个版本都有问题,总是持续交给测试,交付间隔10分钟
结对开发:bug太多了,直接去测试妹子的工位边测边改
代码评审:这个代码是你审的,将来出了问题你是要负责任的
弹性工作:不限定下班时间,修完bug才能走
四个润会:(Scrum Meeting)每天早上9:00开始,想上班迟到没门